百年老院,立院为公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(简称“中山一院”)始建于1910年,由广东公医学堂附设公医院发展而来,秉承“医病医身医心、救人救国救世”的医训,现已迈入中国医院行列。
仁心仁术,医病医身。作为华南地区疑难重症诊疗中心,医院始终领医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。自1965年实施国内首例断趾再植手术以来,医院在医疗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,成功开展包括国内首例肾移植手术;世界第八例、中国第例连体婴分离手术;国内首例第三代试管婴儿;全国首例连头婴分离手术;亚洲首例肝肾联合移植手术、例多器官移植手术。2017年成功实施世界首例“无缺血”器官移植技术,全球器官移植进入“热移植时代”,代表中国首次荣获2020年国际质量创新大赛特等奖。2021年成功实施世界首例“无缺血”心脏移植手术,首创“无缺血”器官移植技术继应用于肝移植、肾移植后,首次应用于心脏移植领域,2023年“无缺血”移植技术被纳入世界器官移植指南向全球推广。近5年医院共开展新技术414项,29项创新技术入选广州市卫健委高新、重大技术项目。自主研发国内首台体外反搏装置(1973年)和全球第二、中国个去细胞神经移植材料“神桥”,打破国外技术与市场垄断,实现“中国智造”。牵头制定中国第个重症医学指南、第一部《ICU诊疗指引与管理规范》,在全球率先开展脓毒症免疫研究与治疗,严重感染的病死率从35%降低到26%。
医院紧紧围绕大平台、大团队和大项目,瞄准世界医学发展前沿,推动学科交叉融合,医疗技术创新硕果累累。医院现有国家卫生健康委人体组织器官移植和医疗大数据中心、血管疾病诊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27个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,拥有湾区、国内医疗机构个无菌动物平台;拥有达芬奇机器人、高端双源CT、3.0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(MRI)、医用直线加速器(LA)、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系统(PET-CT)、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-磁共振()等大批世界先进型号高端医疗设备;拥有世界流的重症监护病房、体外反搏治疗中心、血液净化中心和腹膜透析中心(世界前三、亚太区第一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