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治疗(简称:放疗)始于1947年,有77年历史。1996年独立建科。建科时位于西院区 12号楼,仅有2台直线加速器的机房。经过近30年的不断发展,目前科室空间、设备和人员素质都有巨大进步。至2024年,放疗科在总部有5台直线加速器、3台TOMO刀、1台射波刀、1台术中放疗、1台内放疗后装机(即将开展)以及与这些大型放疗机器相配套的辅助系统,在厦门分院有2台直线加速器。放疗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、专业技术训练良好、经验丰富的专业医技人员队伍,总部正式员工108人,其中医生36人、物理师24人,技术员48人;厦门分院医生6人、物理师4人、技术员7人。作为国内大学的附属医院,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疗科医、教、研并重,是我国硕士、博士培养点,诊疗技术在国内外始终保持水平。目前年放疗肿瘤病人超过6000例。
中山医院放疗科发展史:
1947年首台深部X光机在放射科使用,为我国早使用外放疗的医院。
1996年独立建科,当时的设备只有二维的直线加速器(GE-41F)及东芝放疗模拟定位机。主要治疗项目局限于头颈部肿瘤和胸部肿瘤,对肝癌仅行探索性的放疗。
2005年,引入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系统(TPS),开始三维适形放疗。2006年安装启用西门子OncoAvant-Garde高能直线加速器,开展调强放疗,2009年起调强放疗普及。
2011年6月6日,放疗科开始使用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螺旋断层放疗系统(TOMO),2021年增添第二台TOMO,2024年增添第三台TOMO。TOMO的剂量学分布优于同类放疗设备,且度好,属于放疗设备的一大技术革新。截至2023年 12月,中山医院已完成 9400例 TOMO治疗病人。2023年新添3台高端直线加速器,使得总部直线加速器总量达到5台。2024年初启用射波刀。目前,放疗科设备配置齐全,应用技术上达到国内外的水平,满足了现代精确放疗的要求。
2003年中山医院合并了原上海市纺织第三医院,使其成为中山医院分院,总部放疗科在分院设立了肺肿瘤放化疗联合病房。2016年分部完全并入总部,两个院区的放疗科归并为一,更进一步壮大了中山医院放疗科的实力。2016年 3月于本部开设肿瘤日间病房,设有正式床位 24张,2024年放疗科病房扩大到30张,满足了住院医生规培的床位要求。
中山医院放疗科的特色:
放疗科依托综合性大医院优势,走有中山医院特色肿瘤综合治疗之路,与临床各科室密切配合,联合成立了多个肿瘤综合治疗中心和/或多学科团队(MDT),使肿瘤患者获得更合理的治疗,从而减少医疗费用,提高治疗效果。放疗科作为上海市重点临床学科肝脏肿瘤诊治中心的一部分,肝癌的放疗是特色之一。放疗科与肺科、胸外科联合成立肺部肿瘤综合治疗中心。除了肝癌和肺癌之外,中山医院放疗科也参与肠癌、食管癌、乳腺癌、胃癌、胰腺癌、 泌尿系统肿瘤(肾癌、膀胱癌、前列腺癌)、 胆道肿瘤、腹膜后肿瘤、脑肿瘤、妇科肿瘤等MDT。